应历通宝,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年间铸造(公元951—969年)铸币。老谱所载形制小平,也是发现较早,得到承认的辽钱之一。老人旧说认为其世仅有数枚,极为珍罕,并据此得封中国古钱“五十名珍”之爵位。
就早前而论,辽钱未曾大规模出土,泉界罕见,名家偶获,再由名家认定其真后,定其大珍,此并不稀奇,正是古泉发现之规律和阶段认识结果之使然。而随着近年东北地下宝库开启,长期匿藏于大东北地下的辽金钱币再也藏不住而纷纷被人挖了出来。故,应历钱亦相继出现。其中,不止通宝,还有元宝,形制版式更为丰富,大小皆具。此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乃客观现实,尽管至今还有人死守大珍旧说,然亦不过守得了一时,难守一世矣。
关于应历钱,愚展赏过多枚,大小不一,亦见网展。今日,再将帐中所藏一品小平合背熟坑钱点出, 博客一赏,以补品缺。
展目本品,可见其已呈熟坑之相,乃出土较早之品。其锈薄状,地章之上老锈紧实,些许绿锈点染,分布凸显自然。表面失锈,然包浆纯真润泽,老道凝重。一眼可见,其微黄有青,乃青铜质地,铜色彰显熟旧。此等锈浆之相,伪所难及,老而无疑矣。
复观铸相。其铸制规整,直径23.5毫米,重约3.80克,厚薄适中,小平形制。其铸相方正圆矩,平整地章,字廓较为深竣,穿轮干干净净。其中,可见一面略有向右上方移范,致使其缘宽距不等,此其一;其二,可见其钱文笔划粘连较重,字多以形辩识之。此铸相上的特点,非为有疑,反倒是凸显了一种最为自然的铸制结果。因此,从整体综合来看,本品具其时官炉品质,乃是毋容置疑的,其铸相之门可开。
续品钱文。可见面背皆“应历通宝”四字,亦乃同母所生。其书体隶书,书意拙率古朴,“无厂历”版式。以此书意识之,自然本色,辽钱神韵更是十分鲜明,也正是应历通宝小平钱版式之一。因此,其书相之门洞开,真实可靠矣。
如此这般,本品无异无邪,可谓正点可靠,乃毋容置疑之品。显然,本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其乃合背,同时呈熟坑美相。而合背钱在林林总总的古泉品种之中,虽不鲜见,然相对均属更稀罕品种。在辽钱中,不时也可见各年号之合背钱,然总体来看,每一种年号的合背钱仍然不多见,皆非唾手可得之品。正如本枚应历通宝小平合背钱,我们在收藏实践和公展当中也是稀见,由此可见一斑。
当然,本品实物实在,虽大真而难保还有人死不承认,这也是难怪,藏泉识泉鉴泉,人不一样,客观上心态观念泉识皆有不同,自然有人会去百年守旧,扮演所谓“护珍使者”。此等亦是难以避免之藏界众生百相,如此,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那也就只能由他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