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九星十文铜币,材质为“红铜”。从币面来看,所谓“九星”的称谓并不切实际,严格意义上来讲,应为:“安徽十八星铜币”,因为“十八星”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军旗图案。他是由当时的革命共进会在武昌起义前设计的。这十八颗星代表当时十八省的人民团结联合一起闹革命之意。在民国时期,泉界对此币的称谓都已约定俗成,故“安徽九星十文铜币”之名至今也未改口。
此币正面中央铸一“六瓣”花星,花星外环铸“安徽铜币”四字及珠圈,珠圈上缘铸“中华民国”,四字;下缘铸“开国纪念”四字;左右两侧铸纪值文“當十”二字;背面中间铸“十八星”图案,图案外环铸珠圈,珠圈上缘铸英文纪地“安徽”,下缘铸英文纪值“十文”,左右两侧各铸一 “五花星”。
我国的机制铜币是从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开始至民国三十八年(1949)宣告结束,历时五十年。五十年中生产的铜元数量极其巨大,版式极为复杂,其中不乏珍贵的品种。
过去的钱币界对于中国铜元中享有盛名的铜币称之为“十大名珍。它们分别为:安徽九星十文;安徽方孔十文;江南甲辰二十文;吉林辛丑二十箇;奉天中花十文;四川光绪当三十;广西光绪十文;江西辛亥大汉;袁像大面型十文;哈尔滨军舰壹分。
其实“十大名珍”的说法,愚认为是有欠妥当的。咱暂不谈这十大名珍是否能构成中国铜币的前十名,但在将有同等稀有程度的其它铜币(四川梅花壹分,甘肃铜币壹佰文…)再弄它几个“十大名珍”也难以囊括。不过话说回来,上述“十大名珍”毕竟是泉界历来公认的著名珍品,愚也就此打住。
对于此币,在此附一参考资料.根据我国钱币大师“马定祥”在八十年代初给他的儿子“马传德”信件遗稿中,对“安徽九星十文铜币”的铸造背景及经过情况有这样一段记叙……….”因史料缺载,从而使我们对这枚铜圆的推断,研究无法从史料中得到直接证明。但是,如果我们不忽视一些间接的线索和文献资料的话,应该说还是能够看出个大概来的。首先,在铸造年份上,根据币面所铸的“开国纪念’四字来看,此币当为民国元年(1912)铸造。
其次,在铸造地点的问题上,此币虽标明“安徽铜币”,但实际上它的铸地并不是安徽省。据史料记载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清政府为改变铜圆泛滥成灾的局面,对全国的造币厂进行裁撤归并。其中,安徽省造币厂归并于江宁(今南京)户部造币分厂。民国期间,安徽省也未重建造币厂。所以,安徽省铸造此币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。因此,我们别无选择地(的)定它为他省代铸之品。那么,此币究为何省所代铸呢?根据实物资料来看,运用这种图案设计铸币的,尚有江西和胡南二省。按地理位置来看,湖南省与安徽省分别有湖北和江西二省相隔,距离较远,而江西省与安徽省接壤,所属南昌造币厂和九江造币厂与安徽省非常接近,且此种图案设计又是江西省首创。因此,将安徽九星十文铜圆定为江西省所代铸,也许是较为合理的。当然,对这一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”。
根据马老以上的这一段记叙,可以看出此币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。
蕉林
蕉林收藏鉴定,更真实的鉴定估价平台,让喜欢收藏的藏友少走弯路,了解自身藏品的真假以及真实的价格。(jiaolin.net)去伪存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