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更多有关大清铜币的价格请点击http://jiaolin.net/tongbi/daqingtongbi/
大清铜币即清朝货币,是指中国清代时的货币。清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间的296年里曾发行了多种货币。清朝前期的货币制度基本沿袭了明朝币制,即大额用银两,小额用铜钱的银钱复本位,或称银钱平行本位,后期为应对外国经济入侵带来的币制混乱,清王朝进行了多次币制改革。
粤港澳大湾区隐藏着怎样的投资机遇? 点击揭晓
清朝历代皇帝均发行有年号钱;从乾隆年间开始,清政府在西藏开始发行银币;咸丰年间曾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;清朝后期,以制钱为主的中国传统铸币逐渐被机制币所取代,而银两也被银元所取代。
后金货币主条目:天命通宝和天聪汗钱
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,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,建元天命,始铸钱币,分老满文“天命汗钱”及汉文“天命通宝”。早期天命钱铸造粗劣,天命六年(1621年,明天启元年)迁都辽阳,始正式铸钱。[5][6]由于当时后金所在的关外商品经济活动不发达,满洲人多不用钱,结果所发行的天命钱最后多被用作了装饰品。
1626年(明天启六年),皇太极继位。次年改元天聪,铸“天聪汗钱”当十大钱,钱文为老满文。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,改国号为“大清”。由于当时东北地区货币经济并不发达,还存在物物交换的原始交易,同时战争中掠夺的大量财富减少了对本朝货币的需求,因此后金货币的铸行量很少。
顺治年间主条目:顺治通宝
1643年(崇德八年),皇太极去世,其子福临继位,1644年清军入关,改元顺治。1644年始在北京设局铸“顺治通宝”钱,后随天下统一,在各地分别设铸钱局开铸钱币。顺治通宝铸行之初与明钱同时流通,后不久独行清钱。该币为黄铜铸造,其中铜占七成,锌占三成。顺治通宝铸行过程中的钱制形式曾发生多次改变,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,即所谓的“顺治五式”。
大清铜币之顺治通宝
咸丰年间主条目:咸丰钱
咸丰朝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段币制混乱时期,除了以往各朝发行的当一制钱外,咸丰朝还发行了虚值大钱,以及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等纸币和咸丰宝藏、上海银饼和银锭等银质货币。
大清铜币主要有顺治铜币、康熙铜币、雍正铜币、乾隆铜币、嘉庆铜币、道光铜币、咸丰铜币、同治铜币、光绪铜币、宣统铜币。并且当时大清铜币的币值有文、钱、枚、贯/吊/串/吊、两、元、角以及分。